健康驿站

当前位置┃网站首页 > 卫生保健>健康驿站> 文章

猩红热进入发病高峰,洗手、通风、少凑热闹!

发布时间:2020/1/15 14:41:16 作者:校管理员 浏览量:956次

猩红热进入发病高峰,洗手、通风、少凑热闹!

自进入11月以来,我省猩红热报告发病数逐渐增加,进入流行高峰,且超过3年平均发病水平。10岁以下幼托及学龄儿童是高发人群,以散发为主。猩红热流行史回顾在19世纪50-70年代,我国曾经出现过5波较大的发病高峰。但近年来,我省猩红热报告发病水平呈逐渐升高趋势,2017-2018年国际知名刊物《柳叶刀》子刊报告了全球多个地区猩红热再现,引起全球关注!在19世纪20年代,我国猩红热重型病例多见,病死率可高达15%~20%,是历史上最严重的儿童杀手之一,如今已经很少会有人因猩红热而致死了

一、什么是猩红热?

猩红热 是由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。全年均可发生,冬春季多。每年4-6月、11-次年1是本省流行季节。

二、如何判断可能得了猩红热呢?

猩红热早期的症状并不典型,如发热、头痛、恶心、呕吐、咽痛、扁桃体红肿等;弥漫性皮疹和草莓舌是特征表现。

1.普通型主要症状有发热体温高达39℃左右,可伴有头痛等全省症状;、咽峡炎咽痛、局部充血可有脓性渗出物。、皮疹发热后24小时内开始出疹,始于耳后、颈部及上胸部,可蔓延至全身草莓舌:这是猩红热特有的症状,发病初期可以观察到舌苔发白,舌头上有红色小点,形似草莓,故而得名。

2.脓毒型咽峡炎显著,扩散后形成化脓性中耳炎、鼻窦炎、乳突炎及颈淋巴结炎;

3.中毒型主要表现为毒血症;高热、头痛、剧烈呕吐,甚至神志不清。

4.外科型/产科型主要从伤口或产道侵入,主要表现为全身皮疹。一般症状较轻。

三、猩红热怎么传播的?

患者和带菌者是传染源,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。

四、如何预防猩红热?

猩红热常见感染人群为幼儿和学生,与他们密切接触的家长和老师也属于易感人群。近年来也出现了不少成年病例,所以成年人也需要提高警惕。目前无有效疫苗

IMG_267

1、卫生习惯:教育和培养儿童勤洗手,规范洗手,平时不用手指直接接触口鼻。

2、经常通风:空气质量良好时应经常开窗通风。

3、避免接触:流行季节,儿童应避免到人口密集、空气不佳的公共场所。

4、健康生活:规律作息,均衡饮食,适当锻炼,充足睡眠。

5、就医隔离:如果出现发热、头痛、皮疹等疑似猩红热症状表现,应立即就医,早诊断。家庭隔离或住院隔离至痊愈,病人使用的物品需要消毒

五、冬季学校防病提示近期气温逐渐下降,容易发生流行性感冒、手足口病、肺结核、病毒性腹泻病、流行性腮腺炎、猩红热等多种疾病。

1. 加强卫生宣教,坚持做好晨午检工作。

2. 出现发热、咽喉痛、出疹等不适症状的孩子要尽早送医,同时做好教室的通风和消毒工作。一旦有病例发生,还应持续观察密切接触者。

3. 不少孩子还参加了校外补习班、兴趣班,如果有同学出现类似症状,应告知补习班老师;补习机构做好隔离、消毒等措施。

4. 出现不适症状的孩子,应避免前往人多的场所。

保健室宣教

2020115

版权所有©南京市江宁区谷里第二幼儿园 地址:江宁区谷里街道庆缘南街28号 电话:025-86138122 管理登录

备案号: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